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山东省感染与免疫实验室”,2024年重组为“山东省感染免疫与疾病干预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高成江教授,是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山东省泰山学者。实验室汇集了以高成江、马春红(国家杰青,万人领军,泰山攀登)、赵伟(国家杰青)、齐晓鹏(国家杰青)、刘冰玉(国家优青)、李石洋(青年QR)等为代表的多位学术带头人和多位中青年学术骨干,在感染免疫与药物研发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病原感染性疾病频繁爆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灾难,并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现阶段,仍然存在抗感染免疫机制不明、抗感染新型特效药物极度匮乏等关键科学问题,这也是新冠等病毒性疾病造成全球公共危机的关键原因。围绕国家需求背后的科学问题,实验室提出了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进一步加强感染免疫调控的基础研究,通过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和成药性评价等技术创新,解决靶向性抗感染药物匮乏的重大需求,为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坚实基础。


山东省感染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围绕“感染、炎症与疾病”的研究主线,在病毒感染与免疫、肝脏疾病与免疫、免疫调节与炎症等方向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其中抗感染固有免疫调控机制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验室获批我省免疫学研究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在免疫学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Immunology和Immunity发表研究论文7篇;培育国家杰青4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四青人才3人,山东省杰青、优青和青年泰山学者等省级人才14人。实验室连续10年评估良好。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要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突破一批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产生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


重点实验室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产业技术研究3类。基础研究类侧重拓展人类认知自然的边界;前沿技术研究类重点聚焦未来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引领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技术研究类着重解决标志性产业链发展相关的科学问题,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山东省感染免疫与疾病干预重点实验室属于基础研究类,以服务山东省经济发展为引领,以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凝练病原生物学、宿主的抗感染免疫、感染导致慢性疾病、药物研研发和疾病干预等科研方向,集中汇聚我省感染免疫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以及临床医生,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梯队合理、年富力强的创新队伍。


实验室将瞄准国际前沿难点问题,开展原创性免疫学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解决感染性疾病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并取得标志性成果,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代表性研究论文;同时围绕国家需求、人类健康,并面上我省经济发展,探寻新型抗感染药物及干预策略,提高我国免疫相关疾病药物研究水平,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源头创新及国际影响力,为感染性疾病防治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的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免疫学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学科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并为我国及我省人面健康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